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SEO教程 > 正文

天天约谈、日日整改,互联网要“凉”?看完这篇不再焦虑和迷茫

gaoyangw 2025-02-08 11:00 14 浏览 0 评论

编辑导读:最近互联网行业风波不断,阿里被罚、滴滴下架、腾讯网友的未成年防沉迷、美团骑手社保问题等等,让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行业,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和焦虑。本文作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,并给出了一些建议,一起来看看。

最近行业巨变,几乎每天都有一些和互联网相关的新闻,阿里被罚、滴滴下架、腾讯网友的未成年防沉迷、美团骑手社保问题等等。资本、约谈、合规、反垄断、数据安全等词汇也在最近一年频繁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。不少小伙伴在后台留言中表现出了焦虑的心情,担心互联网要“凉凉”。刚入行的担心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行业,入行久的童鞋又担心自己未来的路会越来越“卷”,随时被淘汰。

今天学姐就不讲方法论和产品知识了,和大家分享下自己对互联网的现状和未来有哪些想法和判断。主要聚焦于行业目前面临的一个变化、两大问题和对未来的三点建议。

一、一个变化

毫无疑问,过去20年是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腾讯,2004年刚上市时,市值仅62亿港元,如今市值4.7万亿港元,翻了近800倍。学姐从工作起就一直听到这样的梗,某某腾讯员工,上市的时候把公司发的期权抛了,换了一辆宝马,如今这辆宝马可能值一栋别墅。这种“励志”故事听多了之后,学姐也被洗脑了,手上的某厂期权在上市之后也分文未动,一直盼着啥时候可以单车变摩托(yaozhan)~

距离王兴提出“互联网下半场”这个概念已经过去了5年,在这段时间,还是涌现出了一些像字节跳动这样的互联网巨头,兴哥提出这个概念是比较超前、未雨绸缪的(大佬们都看得很远)。但如今,中国互联网真的已经走到了红利消失的时候了:

1. 老龄化,人口红利消失

首先就是我们国家的人口大盘,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今年发布了,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只有0.53%,这10年来保持了低速增长的态势,而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到了18.7%,也就是近五分之一。所以,未来10年人口的增长率也不会提升,如果按照每年平均增长0.5%来算,也就是说未来10年,人口只会增长五六千万甚至更少。

2. 基建已完善,渗透率红利消失

人口不涨了,但如果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渗透率提升,互联网的盘子还是会涨。不过,根据国家最新的报告,手机网民近半年来绝对值的增长已经非常缓慢了,增长了2000多万,增长率只有2%,这个数字几乎是两年前的一半。而中国的手机网民已经达到了10亿多,占网民总数的99.6%(几乎是百分之百了),渗透率是71.6%(也就是占人口的比例),对比下美国的这个数字应该在75%左右,所以,未来渗透率的红利也会消失。

3. 疫情过后,上网时长红利也消失了

人口和渗透率增长都会非常缓慢,那么每个手机网民的上网时长是否能增加呢?并不会,疫情过后,网民人均上网时长从每周30小时跌到了26.9小时,甚至比疫情前更低(2018年上半年为27.7小时)↓

也就是说,过去有一些互联网公司,能靠着吃大盘红利保持做到用户增长,躺着完成KPI,未来这种事儿是不太可能的了。就比如快手,Q2的DAU环比Q1竟然是下降的,2.932亿 VS 2.953亿。这种数据趋势,对于(过去的)互联网大厂来说是很难想象的,所以互联网的“下半场”是真的来了。

这么看,确实会对整个行业的未来产生焦虑,不过我们还应该有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这些数字。红利消失的背后,其实是中国互联网的迅速普及,使得行业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从“高科技”转变成了“民生”。很多互联网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变化,用过去的心态来应对现状,就会不适应。

为什么说互联网是变成了民生行业?在过去,宽带还没有普及、打个游戏还要去网吧开黑,那时候互联网刚刚兴起,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有点陌生;但现在,人手一台智能手机,甚至80岁的老奶奶都会上网和小姐妹们搓麻将。中国网民已经10亿了,甚至连5G的网民数量都已经有3.6亿了,所以,互联网早已经渗透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。大部分互联网巨头涉足的行业其实并不是什么“硬核”的科技领域,就比如“衣食住行”产生了阿里、美团、贝壳和滴滴,而电商、网上点外卖、看房子、网约车其实只是把原来线下就有的业务搬到了手机上。当然,这并不是说互联网就完全没有技术含量了,只是说我们把互联网技术应用在了民生相关的领域。

既然涉及到民生,国家进行监管那就是必然的,也是对人民群众有好处的。就比如经常会有记者卧底一些餐厅,曝光很多食品安全、以次充好的问题,问题,那么外卖的食品安全当然也应该受到监管;比如每年315都会曝光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,那么在网上的个人隐私和黑产当然也会受到监管。

只是因为之前互联网没有这么普及,带出的问题也就比较少,关注度也不高,而既然现在盘子都这么大了,成为社会热点、受到监管也就很正常了。就比如这次的教育双减,其实并不是针对线上的,线下的教育行业也同样受到影响。

所以,很多问题的产生,是因为互联网行业面临的一个变化,即从原来的“高科技”,转变成现在的“民生”。

二、两大问题

既然行业的性质都发生了变化,那么很多原来就存在的问题就掩盖不住了。只是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“宽松”惯了,对于很多行业的潜规则也麻木了。其中最大的问题有两个:

1. 法外之地

这本来是网络上的一个梗,但学姐觉得这个梗有一定的真实性。互联网过去高速发展,行业内的很多童鞋、甚至高管,对法律法规的了解都不够,更别说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了。

举个例子,这段时间很热议的“反垄断”,其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》早在2008年(下图)就开始施行了,也就是说传统行业的小伙伴们可能已经依法办事十几年了,这才轮到我们互联网行业。就比如低价销售、经营者合并和限制竞争等条款本来就有,但是扪心自问一下,哪个互联网巨头不玩低价拉新、收购和“二选一”呢?这些早就已经是行业内“默认”的玩法了。

有些童鞋可能会觉得国内监管的力度也太大了,但在国外,类似于反垄断法这样的法律法规,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,像微软、谷歌都被重拳出击,罚过近百亿美金,相比之下阿里一百多亿人民币也不算多。就比如最近,epic告苹果税的案件,法院就判苹果不得限制开发者使用第三方支付,苹果躺着收30%税的时代估计也快要结束了(不得不说还是国外的资本家会割,二话不说直接30%,这不比滴滴和美团狠多了~)。

所以,大家也不用抱怨国家针对互联网企业了。

2. 资本操纵

互联网企业成功了之后,最大的赢家是谁?腾讯市值翻了800倍,大家疯狂氪金,最大赢家是小马哥吗?是财富自由的高管和员工吗?显然都不是,互联网的扩张需要大量资金,才能产生规模效应,腾讯的股东是南非大鳄MIH,占35%,南非联合银行占10%,也就是说这两个资本占了近一半的股份,而小马哥自己只有13%。所以大家知道为什么自己玩游戏的时候老是“非洲人”了吧~

当然,大部分互联网公司背后的金主爸爸都是美国的公司,什么红杉资本、GGV之类的,即使背后的资本不是美国公司,也都是用美元结算的,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是在美股、港股上市的。也就是说大家辛辛苦苦发展几十年,结果还是在给老美打工,毕竟人家已经是玩转资本的老手了,美元霸权那是稳稳的。

在以前互联网还是高科技行业的时候,我们适当的借用一些境外资金发展技术没有问题。但现在互联网已经是民生相关的行业了,肯定不能让境外的资本操纵互联网,这也就不难解释了最近一系列的监管动作。

互联网是不是要凉凉???

看完一个变化和两个问题之后,很多童鞋可能会觉得既然红利也没了,国家还要大力监管,互联网岂不是要凉凉?这也应该是很多小伙伴们焦虑的源头,但是学姐觉得完全不会

既然已经是涉及到10亿人的民生相关行业,那么国家后续还是会发展的。在十四五规划里面明确提到了,未来5年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要加大,从现在的7.8%提升至10%,几乎等于要把占比提升近30%,这还不考虑我国GDP大盘的增长↓

既然都要占到我国GDP的10%了,那肯定不能是法外之地,也不能被境外资本控制的。所以,互联网肯定还会发展,但具体往什么方向发展、怎么发展,行业内的个人应该怎么去判断和选择,这就很有讲究了,学姐个人对互联网人的未来有三点建议。

三、三点建议

在给建议之前,先明确一个基调,如果你是想来互联网“暴富”的,学姐会说首先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,其次这样的机会后续也会越来越少。所以,大家就不要指望上市之后股价翻800倍了,翻个0.8倍也不错了~

如果你还想留在互联网,要么就是对行业真的有爱,要么就是把其作为一份工资相对较高的普通打工。如果你的心态符合这两项其中之一,那么就可以看看以下这些建议:

1. 选择“高科技”公司/领域

这里的高科技有两种,第一种是真正的硬核高科技,第二种是能将技术应用出价值。

真正比较硬核的高科技行业很好理解,就比如国家十四五规划里面提到数字经济要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,比如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区块链、人工智能、VR和AR等,确实相比网游、电商、送外卖等更有硬核一点。当然这些行业是有一定的垂直性,也有门槛,贸然转去这些行业,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,个人的职业发展也不一定会好,当然已经在这些行业的小伙伴可以坚定一下自己的信仰了。

第二种就是能将技术应用出价值。也就是腾讯那句“科技向善”的口号,且不论腾讯是不是真的做到了,这句话肯定是很正确的。技术本身是中性的,要怎么用好就要看使用技术的人了。

比如我们可以把算法应用在提升供需匹配的效率上,也可以挖空心思去做大数据杀熟;可以去优化未成年防沉迷系统,也可以去优化网游,让未成年玩家更沉迷、更容易氪金;可以把微博用于救灾或者传递正能量,也可以用算法控制热搜上展示一些标题党和明星八卦。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只是在想着怎么割韭菜,把自己的利益做到最大化,这种做法在倡导“共同富裕”的时代将会越走越窄,就比如最近网信办对热搜也“出手”了。

网信办关于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(征求意见稿)》

所以,学姐建议大家看看自己所在的公司/领域,是否真的把科技树点在了该点的地方。

2. 价值导向,而非KPI至上

选对了公司和行业,老板和团队氛围也很重要。如果你的老板(大老板也是同理)只叨念冲KPI,完全不提怎么样对用户、客户产生价值,你除了可以把TA熬走之外,不妨考虑转岗或者跳槽。因为从来都是先有价值后有KPI,这也是学姐的老生常谈了(关于产品价值和指标,感兴趣的可以去看这篇)。

只看KPI做事儿,大概率都会走偏,会选择easy way而不是right way,作出违背价值观的事儿。比如一个To b的业务,如果想提升部门的销售额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销售去割韭菜,花言巧语去忽悠客户买一些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产品,或者去别的部门那里抢一些大客户过来;比如一个To C的业务,如果像提升流量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入口,标题党推送等;再比如限制竞对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你的App里面不能打开竞对的链接。

这些在以前可能还行得通,而在现在的监管力度下,基本是不可能的了,前段时间工信部就对闪屏广告进行了整改,还出台了明星八卦推送的管控措施,最近还把不能互相打开外链给命令禁止了↓

也就是说,不靠产品价值,靠粗暴的手段去提升KPI,以后会很难了,而且可能一不小心就被请去喝茶。反之,如果老板布置给你的工作,或者你自己想起的项目不仅仅能对用户、客户产生价值,还能对社会产生价值,同时还能让公司赚到钱,那就放心大胆地去做吧。

3. 学习法律法规,杜绝法外之地

既然互联网不再是“法外之地”了,那么作为互联网人,在日常的工作中,提升法律法规这方面的意识,会变得非常重要。这也有两层含义:

第一层学姐觉得是最最基本的,做哪一行,就要把这个细分领域的法律法规摸得门清,别等着公司法务来把你的需求怼回去了,也别等着产品上线之后被相关部门约谈了。这方面的学习门槛其实不高,政府的相关网站上都会公示,有时候还会在网上征求意见,文字也基本是大白话,不需要学法律的人,普通人也能看懂,更别说行业里的人了。所以,除了考虑产品体验之外,一定要熟记这些法律法规。

举个例子,腾讯的超前点播功能,如果从产品的角度来分析,一般人看剧都是连续看的,这样剧情连贯,看剧的体验上也比较好,所以产品就设计成了“连续解锁”,也就是你要看16集就必须先把15集也买了。那么,为什么这种“连续解锁”设计会被上海市消保委和中消协点名批评?很简单,因为《反垄断法》里面明确规定了这样销售产品属于“捆绑销售”。如果这些视频网站的产品经理或者管理层了解反垄断法,就不应该这么设计,虽然这种设计从用户体验上是说得过去的。所以最近腾讯也整改了,可以单集购买(当然超前点播的槽点还有很多,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)。

第二层可能会稍微难一点,就是除了现有的法律法规之外,要能对政策的风向有一定的感知,最好是在法律法规出台之前就能有感觉。

这点学姐会建议大家还是多看、多读,一方面是仔细体会现有政策的措辞。举个“双减”的例子,其实国家在2018年就有相关的政策了,里面的措辞也很明确,相信大家如果仔细感受下,就能看出其中的风向。翻到这个意见的时候,学姐觉得资本真的是太趋利了,已经写的这么明确了还假装看不到?

另外一方面是可以多提升一下自己的政治敏感度,可以多了解国内外的局势,比如大国之间的关系,我们国家每个五年的规划等等,多看看就会有感觉了。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学习(或者复习)一下PEST这个方法论,如果觉得规划、纲要之类的东西实在是看起来比较枯燥,也可以去看看一些up主的视频讲解,比如学姐就之前有看“骁话一下”和“所长林超”的,毕竟术业有专攻嘛。

好了,关于互联网的一个变化、两大问题和三点建议就聊到这儿,仅代表个人观点,祝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。

作者:海贝学姐;公众号:海贝学姐

本文由 @海贝学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

题图来自Unsplash,基于 CC0 协议

相关推荐

教你一招,快速制作多张照片组成的心形图片

我是E客先生。...

微信推出自己动手制作表情包,10秒能DIY专属表情包(附教程)

近日,微信上线一款“微信创意表情”小程序,这是一款表情包制作工具,通过此小程序可以自己动手,以搭积木的方式制作个性化的创意表情包,堪称斗图必备神器。...

二维码电子画册制作教程,教你如何做出高端作品!

当今社会,二维码已经成为了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之一,其在电子商务、广告营销、活动推广等领域广泛应用。而如何将二维码巧妙地融入电子画册中,制作出高端、具有吸引力的作品,成为了许多设计师和营销人员关注的焦点...

用ps制作水晶字的教程,你知道什么是ps吗?

ps的全名是什么?ps的全称是AdobePhotoshop。它是美国Adobe公司旗下最著名的图像处理软件系列之一。它主要是一款集图像扫描、广告创意、图像制作、编辑修改、图像输入输出于一体的图形...

PS教程!制作鹿灵海报(鹿灵图片唯美)

今天的作业算是很常见的特效,留心国外的一些初级教程,经常会看到运用在一些海报和片头中。素材链接→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c1EqkZu-----作者:JennyLe优设小...

表单制作教程:可生成二维码分享,可嵌入公众号文章或菜单使用

表单问卷作为小正方助手的通用功能之一,可用于收集格式统一的数据。你可以通过组合单选、多选、下拉、文本、地址、日期、时间、打分、打卡、多级联动等题型搭建出电子表单,关联到二维码或者公众号上,扫码或点击直...

手把手教你|如何从0到1创建个人公众号

我是严大,点击右上方“关注”,每天为你分享【个人品牌】与【自媒体运营】干货。...

零基础动画视频制作教程:DeepSeek AI + 剪映全流程

适用人群:短视频博主、新手创作者工具需求:手机/电脑、DeepSeekAI(网页版)、剪映APP(免费版即可)一、前期准备:用DeepSeekAI生成动画素材作用:快速生成视频脚本、分镜、角色或场...

如何制作微课视频教程(如何制作微课视频教程下载)

  现在微课很受欢迎,很多老师都开始在课堂上播放微课,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,也能提高教学效果。对于不会制作微课的老师来说,他们更想知道的是如何才能将微课视频制作出来,是否有教程。那么,如何制作微...

iPhone隐藏超深的12个神技能,教你1秒制作最美证件照

分享最实在的玩机技巧,洞察最前沿的科技资讯!大家好,这里是手机科技园!...

创建合集,创建多个合集和。方法在这

首先打开浏览器,点击我的进入我的界面,点击右上方的设置界面进入设置界面,选择网页进入网页,选择浏览器标识将标识(ua)选择为电脑版搜索头条号进入头条号官网点击后登录(这里我已经登录了)。圈住的左上角的...

我老爸得了mvp!同款视频制作教程(我爸爸得缸)

大家好,我是岁辉姬。最近,小明剑魔的“我老爸得了mvp!”非常的火,今天我来教大家如何制作这类视频。第一步:下载原素材找到小明剑魔的视频原素材和音频原素材,并对其进行切割和压缩,这一步是很麻烦的,因为...

儿童创意手工 大嘴恐龙动态折纸的做法图解教程

一只花哨的大恐龙张开血盆大口小朋友们会爱不释手的玩一天,终于可以放下手机了哦。大嘴恐龙动态折纸效果。看下侧面。嘴巴合起来的样子。大嘴恐龙动态折纸的做法图解教程开始:第一步:首先将上图保存并用A4纸去...

【适合新手】ComfyUI制作AnimateDiff动画,保姆级教程

AI动画制作,ComfyUI新手教程。这些被全网刷爆的AI动画,是用ComfyUl制作的。很多伙伴给我留言想学,但光它的操作界面,估计就会劝退大部分人,更何况,它对电脑硬件配置有较高的要求,还需要各种...

家庭家谱,就该这么制作,既简单又美观,每个家庭都需要

继文章发布以来《...

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: